公司新聞
電機導電系統中供電電源與電機性能的關系分析
簡單地理解,電機可以分為電氣部分和機械部分,電氣部分的作用在于產生磁場和電流,并在磁場和電流相互作用下,獲得一個驅動(電動機)或阻止(發電機)轉子轉動的力矩,從而實現電能和機械能間的相互轉換(機電能量轉換)。
電動機和發電機結構并沒有區別,僅僅是電能和機械能間能量傳遞的方向不同。以下僅討論電動機的導電系統,其主要構成包括供電電源、連接部分、繞組及絕緣。
電源是電機獲取電能的來源,不同性能的電機對于供電電源的要求不同,如不同的供電電壓、不同的電源頻率以及不同的相數等。比較常見的三相低壓電機,國內銷售和使用的電機,額定電壓大多為380V,及380/660V雙電壓;高壓電機的額定電壓等級一般為6kV與10kV兩種。而出口電機的電壓等級則因國家或所處地理位置的不同,存在較大的差異性。比較常見的出口電機額定電壓包括400V、420V、440V、3.3kV、6.6kV和11kV等。
為確保電機正常運行,電源電壓值的上下偏差及三相電壓的三相對稱度必須控制在一定范圍內。通常,電機的供電電壓上下偏差不允許超過10%,電壓不平度不能超過5%。
高壓電機和低壓電機的優勢比較
電壓和電流是決定電機功率的兩大要素。對于低壓大功率電機,為了實現更大的功率輸出,就必須有足夠大的電流才能彌補額定電壓過低的缺陷,相應地載流導體截面較大、需開較大的鐵芯槽。而高壓電機的額定電壓高,可有效減小額定電流,載流導體截面比低壓大功率電機小得多,但導線和線圈的絕緣層要厚一些,同時要采取放電暈措施。如何抉擇,主要取決于實際運行條件或供電設施。
從供電源的設備配置分析,高壓電源的配電設備要比低壓電源少,對應的線路損耗也相對少,顯然也是一種比較直接和經濟的選擇。但是,高壓電機的繞組制作工藝復雜,對應的繞組絕緣成本也較高,特別是對于生產環境和使用環境的要求也相對嚴苛。
變頻電源和變頻器的區別
工頻電源為工頻電機供電,而變頻電機則需要匹配變頻電源,或通過變頻器供電,變頻電源與變頻器還是有區別的。
變頻電源的整個電路,由交流—直流—交流—濾波等部分構成,輸出的電壓和電流波形均為純正的正弦波,非常接近理想的交流供電電源,可以輸出世界任何國家的電網電壓和頻率。而變頻器,則是由交流—直流—交流調制波等電路構成的,其輸出電壓的波形為脈沖方波,且諧波成分較多,電壓和頻率同時按比例變化,不可分別調整,不符合交流電源的要求,變頻器標準叫法應為變頻調速器。原則上不能做供電電源使用,一般僅用于電機的變頻調速。
以上非官方發布內容,僅代表個人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