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叟異聞錄11】白猿劍俠(上)_每日頭條
南山陰有靈猿村,其山多猿,啼聲終日,人與之共諧數百年。后逢亂世,鐵蹄南侵,靈猿村隳于兵燹之厄,殘瓦破垣,不復往昔。其山上之猿依舊,然不復與人近。后其村復建,易名為南山村,后又制縣于此。
【資料圖】
有劍士名曰指北客,避難山中,苦練劍術。指北客,本從文,嘆其文不可用于亂世,而棄文習武,以欲光復。其修煉山中,渴則飲山泉,餓則摘果實,眠憩于山穴之內,冥想于樹蔭之間。
其劍號為“斬風”,輕薄如無物,然堅韌剛強,吹發可斷,寒芒滲骨,長三尺二寸,上有古文神咒,曰:風雖疾,劍可斬,世間惡,懼此光。
一日指北客行于山間,山崖見一白猿,通身無雜色,其目光如炬,啼聲如雷。后數日,白猿尾隨其后,奔越騰挪于林,觀劍士習劍。指北客本悟得劍法十二式,其觀林間猿猴飛躍,又增其靈動于內,劍法益險。
指北客仰視白猿,笑曰:“汝必山間靈物,以此教我也!”白猿啼數聲,似作答,旋隱于林葉之中。指北客亦下山,投于軍中,欲報國也。
指北客仗劍行軍,屢立奇功,破虜獲級數十,其官長嘉之。然朝中議和之聲日盛,武功者未能與之斗,功敗垂成,而迫于士大夫之害。指北客喟然嘆息于江岸,涕泗橫流,曰:“世道若此,何不歸于江湖!“遂攜劍行義于外。
時歲饑饉,山下有富戶鄭南山者斂財不仁,倉中米粟天價售之,鄉里貧者以身為貸,而猶未果腹。劍士聞之,大怒,夜潛戶開倉,以糧濟民。富戶以財貨為天,心雖懼,深恨之,以為仇讎。富戶以百金征刺客殺之,然刺客皆為劍士所斬。
富戶之甥,乃朝中議和之重員,有書通于北虜,許以重金,且謂劍士乃議和心腹之患,須除之,而虜酋遣力士,追殺劍士。有知而告密者,言指北客隱居于山中。
指北客臥于山中,忽聞群猿驚啼,醒。劍士曰:“殺氣也,甚重!“言未已,一箭呼嘯而至,劍士亟避之,而箭頭擦左頰,血流。劍士拔劍,中分第二箭,又復起猿猴之勢,騰于半空,斷第三箭。又流星錘至,繞其劍,劍士振臂,錘鏈散落。又斧至,格擋之聲如驚雷,所起火花,須臾間,劍士見一眇目惡人。劍士揮劍,斷其右臂,復回抽一劍,貫身后放暗箭者。忽火光四起,甲眾十數,舉火圍之。劍士笑曰:”吾視汝等,草木也,速來!“眾舉刃撲之,劍士游刃有余,似游戲嬉鬧,輕舒猿臂,嫻若穿針,劍芒閃爍,電光火石,刺客哀嚎,旋即斃命。
劍士當戰勝之際,始覺天旋地轉,其頰之割,有毒焉。富戶撫掌而出,笑曰:“匹夫,汝自以劍術天下無敵,而損吾糧儲,今終死于我手。“遂拔匕首斃劍士,梟其首,以示鄉里,人莫敢言,而分其糧者或為奴,或死。
白猿尋劍士,不得。有猿以事白之,白猿甚悲,欲報仇也。富戶自以事平,益驕,而書其甥,以玉璧謝之;復贈金帛與虜酋。縣宰雖知其不義,然迫于鄭南山之淫威,未可遽發,而私使人盜劍士尸首,葬之于山。
是年中秋,富戶大宴賓客,銀盤珍饈,瓊漿玉液,不計其數。富戶大喜,告眾客,近得一寶劍,侍者取匣至,啟之,則劍不見。富戶大驚,忽燭火滅,寒風至,冷光興。童仆復燈火,則鄭南山端坐依舊,須臾人頭落地,血噴如泉。有人見屋上一白猿,背寶劍,啼三聲,一躍而走。
鄭南山之眾子大懼,日夜提防,家丁舉火巡游,然無功,皆亡于白猿之手。自此鄭氏之勢失,則白猿為民除卻一大害。民感之,為之供,亦重葬劍士。
白猿之名遂起,而朝廷亦知,遂使人捕之。
未完待續……